郭麒麟、金晨《平凡之路》收官遇冷,行业剧为什么难出爆款?
2023-12-06 15:32:50

原标题 :郭麒麟、郭麒官遇金晨《平凡之路》收官遇冷 ,麟金路收冷行行业剧为什么难出爆款?

搜狐娱乐专稿(丰宁/文)

生活流  ,晨平是业剧电视剧《平凡之路》主创在接受采访时 ,对外表明的难出创作方法论 。在这样一套方法论的爆款指导下,截至收官 ,郭麒官遇《平凡之路》豆瓣评分7.0分 、麟金路收冷行云合霸屏榜第三 。晨平

这在国产行业剧中算得上中规中矩 。业剧此前 ,难出业内评价不错的爆款《理想之城》和《平凡的荣耀》两部剧 ,豆瓣评分也徘徊在7.5分上下,郭麒官遇前者聚焦建造行业 ,麟金路收冷行后者展现投行生态 。晨平

不仅口碑上,《平凡之路》与这两部剧旗鼓相当 ,热度方面,似乎也承袭了某种必然。就像当初《平凡的荣耀》《理想之城》开播后 ,舆论场上一片冷静。《平凡之路》同样没有激起观众谈论它的欲望 。

国产行业剧似乎在进步,但又总是差点意思。

“生活流”不是万金油

电视剧《平凡之路》讲述的是在一所名为“荣柯”的三流律所中,以草根潘岩(郭麒麟饰) 、学霸舒一南(晏紫东) 、高冷女神左娜(金晨饰)为代表的初入职场的打工人 ,在行业前辈的带领下,于职场和生活中守望初心的故事 。

展开全文

与以往律政行业剧中,律师群体动辄“年薪百万”“能力超群”的完美形象不同,《平凡之路》更着重挖掘律师作为“普通人”的一面。

这在必定程度上 ,既能避免高门槛的行业知识将普通观众挡在门外,也能通过落地的人物、故事和普通人建立情感连接 。同时 ,也能为职场剧找到恋爱之外的叙事主线 。

但不断强调“生活流” ,并非一件百分百保险的事 。观众会首当其冲地发现 ,《平凡之路》中花费大量笔墨去体现的主角的人生困境,与他们的职业结合得并不紧密。

即便前两年受好评的《理想之城》和《平凡的荣耀》,已经尽可能去展现建造行、金融行的行业生态 ,在口碑和热度上依然难以平衡  ,虽然拿下豆瓣7.5的评分,可热度上不温不火。

《平凡之路》中更是,越看到最后越感觉,好像换一个行业背景,这群人“理想与现实的落差”“学生到社会人的过渡”“原生家庭导致的‘爱无能’”等困境,依然说得通 。

也就谈不上是对律政这个行业的一次创作上的关照,也会让想看职场、行业的观众期待落空,甚至在观感上产生错位 。

而与此同时 ,大量生活细节的铺排 ,使这部剧正无限迫近观众的生活 。

住在合租房的厨房改造的隔断间的范小天 ,仅仅是一晚上没回来住,自己的小屋就被泡了水;还有大雨天骑自行车去接女朋友下班的潘岩 ,浑身湿透赶到楼下 ,对方却和他提出分手……

这些把镜头伸到打工人家里 ,伸进打工人尊严深处的场面,过分密集地砸向观众,会让人感觉到不舒坦和冒犯。

《平凡之路》评论区差评提到最多的一点,就是剧情上的“无聊” 。“剧情仅仅有家长里短”“《平凡之路》确实平凡  ,但也无聊”;

每个人都会经历生活的坎坷,当电视剧把大家生活中的糟心之处,提炼到屏幕上再放大一遍 ,会让人怀疑,真的有这个必要吗?

另外一个被提及最多的差评词则是“心累”,“上班已经够累了 ,下了班追剧更累”“想体现现实可以去拍纪录片,电视剧这么拍 ,看得人心累”……

追剧本身是一项娱乐活动,观众期待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一点儿抚慰和放松。毕竟,现实生活已经足可以把人淹没 ,要是每追一部剧 ,还要被生活的苦再淹没一遍,那又该去哪里透口气呢 ?

虎头蛇尾,让律政剧期待落空

除了生活流本身的反噬,《平凡之路》声量越播越小,也和没有满足观众对律政剧的期待有关系。

一位主攻娱乐法的律师曾分析过观众喜欢看律政剧的缘故:涉及民事纠纷的内容 ,可以让律政剧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,而涉及刑事案件,有离奇的案情 ,则强化了剧集的可看性 。

例如香港律政剧《法网伊人》、《律政新人王》就因其法庭之上律师之间“唇枪舌战”强情节,对观众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 ,频频打破当时香港剧集收视记载。

而日本律政剧《legal high》之因此好看 ,很大程度上也是因而主角有极强的反差。一眼看上去是性格自私、奇葩、得理不饶人的怪人 ,但随着剧情发展又能看到其内心的纯净地带 。

这种极具戏剧性的设定  ,能够带动观众对故事本身的兴趣 。而类似的设置在《平凡之路》中并非完全没有。

例如左娜撞破“从小到大唯一的闺蜜”与父亲左大建之间的婚外情 ,就相当抓马;舒一南的母亲,通过利益交换,让儿子进入红圈所的情节也很有争议。

但这些很有看点的故事线 ,都有点虎头蛇尾 。

这部剧大概用了三分之一的时长,将这些矛盾展现在观众面前,反观后三分之二,花费在分析这些矛盾当中冲突性的笔墨则明显收束 。取而代之的是,主角漫长的自我纠结和拉扯。

伴随着主角思想上的变化,矛盾本身虽然也在变化 ,但这样的变化呈现又是相对隐晦的,真正正面地解决这些矛盾 ,例如“第三者遭到报应”“舒一南与父母和解”,仅仅给了最后一集的讲述空间 ,甚至让观众来不及感受“得偿所愿”的爽感 。

演员阵容上,也很难为《平凡之路》在话题制造上有所贡献。

郭麒麟与“三无青年(无长相  、无背景 、无学历)”潘岩本身很贴脸 ,尤其潘岩常年生活在社会底层 ,锻炼出的江湖智慧  ,还有面对困难时的乐观精神,都与现实中郭麒麟给人的印象十分符合 。

但他与金晨“美女配普男”的组合,总多少会让人联想到郭麒麟曾经出演的另一部作品《赘婿》,剧中,他与宋轶同样是这样的组合设定。

《赘婿》的文本的气质,决定了剧拍出来也是大开大合的类型。就像郭麒麟那句中二有热血的台词“起风了 ,就让乌家破产吧!”很好地诠释了“赘婿文”的爽感所在。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中,千金大小姐和聪明赘婿的组合 ,才是合理而又不乏味。

可倘若把这样一套人物设定,按在《平凡之路》这样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剧上,则会让人感到奇怪和突兀。哪怕实际播出的剧情中,潘岩与左娜并没有感情线。

而被“美女配普男”的组合吸引  ,希望能在《平凡之路》中看到“赘婿文”爽感的观众 ,也必然会失望,就像上文中提到了 ,这部剧无论创作手法还是剧情上,都更强调“生活流” 。

可可见,无论开播前后,将这样的阵容作为宣传点抛出来 ,都会让部分观众的期待落空。

行业剧的准头为什么难拿捏 ?

如今,行业剧口碑虽然上去了,但愿意追剧、愿意讨论人的却在减少  。行业剧本身越来越成为某一个圈层自己的游戏 。

行业剧准头的拿捏,始终是个问题。

一般来说,行业剧的创作涉及到具体行业的专业性内容,让观众在理解上会具有必定的门槛 ,想要用镜头化的语言去表达出来,考验的是创作团队功力。

例如《平凡的荣耀》为了体现投行“资源决定成败”的特点,让没学历 、没背景 、没能力的主角空降大公司 ,镜头对准办公室里其他人,从他们一致“刨根问底”的反应中,将投行人对资源的敏锐性刻画出来。

也有一点儿行业,本身在影视化上就存在短板 。

拍律政行业剧想要好看 ,重案、大案是吸引点击率的宝贵素材  ,但当中涉及到严密的法律逻辑、复杂的人性以及混沌的真相,又绝非一两句话就能剖析明白。

这就导致很多律政剧退而求其次 ,将讲述重点从庭审转向了庭外 ,包括律师调查 、取证 、整理正剧的戏份 ,可这部分内容自身的空间又决定了  ,以庭外为主导的律政行业剧很难出彩  。

至于行业剧这个品类 ,在内地更是缺乏群众基础。

仙侠、古偶,本质上是情感纠葛  ,背后依托的是最大范围的受众 ,毕竟人人都可以自称爱情的专业主义者;

家庭剧则从上世纪流行的乡土剧手中 ,接过接力棒  ,用强情节的婆媳关系、家庭矛盾 ,为妈妈 、奶奶辈观众提供生活的佐食。

而行业剧强调的行业生态和职场氛围 ,对于国内大部分观众来说,本身就是一个小众概念。毕竟,职场这件事在内地开头被讨论,也就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 。直到今天 ,可能也仅仅是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的白领中。

要是影视剧想要表达触及行业温度 、职场痛感的内容 ,就相当于对观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。他们即使是没有亲身经历,也需要对此有所了解,才有可能产生共鸣 。这就把更广义上的电视剧观众排除在外 。

因此 ,行业剧在内地的天花板始终很低 。如何打破这样的天花板,让行业剧破局而出,或许不仅仅是创作者的事,需要观众共同完成 。

(作者:新闻中心)